English

科学管理的新探索

——国家863计划走过15年历程(中)
2001-02-2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敬智 我有话说

为适应高技术研发项目发展的客观规律,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,863计划以改革和探索的精神,推动实现管理的科学化。在借鉴国外高技术管理有益经验的基础上,也吸收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搞“两弹一星”的组织管理及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,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,为我国的科研组织管理开辟了一条新路。

集中力量办大事

打破部门、地区的界限,集中力量,用较少的钱办大事,这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搞“两弹一星”的成功经验。863计划实行的也是打破部门、地区界限,集中优势力量,确保计划实施的方针。不同的是,在落实任务和经费分配时实行的是招标或择优委托,用这种办法将任务落实到确有优势的单位和专家集体。在人、财、物上集中力量统一指挥,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。在研究开发中,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,把承担任务的单位组成柔性研究机构或联合研究开发中心,充分发挥我国已有的试验装备和工作条件的优势和潜力。

专家管理和专家决策

863计划首次在我国的科技计划管理中实行了专家管理和专家决策制度,将政府的作用由过去的直接行政指挥转变为从科研重点、竞争规则等方面进行间接调控,给科学家以充分的技术决策权,提高了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,降低了决策成本。

这里的专家决策权不仅指项目,还包括研究经费。有人作了这样一个比喻:各个领域的专家好比是一批“种田能手”,国家把一大笔经费交到他们手里,由他们自己去选择最优良的“种子”,找出最好的“土地”,种出最好的“粮食”,然后去参加市场的竞争。

毫无疑问,这是对我国几十年来科研领域旧体制的一种突破。它使专家们从决策的被动执行者,转变为决策的重要成员。

专家决策制度的实行,为在我国现有科研基础、物质基础条件下,最大限度地调动、利用和集成各种智力资源、学科资源、经费资源,调动专家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,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,实现有限目标的突破,提供了重要基础。

当然,除了具体项目、领域里的专家决策之外,还必须有在政府指导和调控下的宏观决策指挥系统,它由直属国务院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、科技部、各领域的专家委员会、各主题项目的专家组成。

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是863计划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,负责审定重大方针政策、审定中长期计划重大问题的决策,向中央和国务院报告计划执行情况等。

权力必须受到监督

863计划实施不久,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当时负责863计划的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的面前,这就是,863计划各个领域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,是由各领域的专家委员会确定的,目标一经确定,所需的经费便直接拨到专家们的手上。中国的科学家们能一下子掌握如此大的财权,当然是好事。但朱丽兰深知,权力必须受到监督。于是,经过多方协商,一个由22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组成的评估监督考核小组成立了。

考核之一,主要是针对首席科学家和课题组长,考核得分高的继续留任,不及格的就要让贤。二是对所选的项目进行考核。哪些项目该上,哪些不该上都得经过严格的评审考核后方能最后确定。三是对每位专家在权力的使用、经费的开支上,进行公开的监督考核。

充满生机与活力的“滚动制”

为了保持专家委员会及863项目的生机与活力,863计划实施了“滚动制”。一是指对专家不搞终身制,某个专家的年龄或任期到了,就自动退出。863的专家一般两年一换,换届时如果你当选了,就留任;若落选,就另作安排。二是指对选择的项目要进行滚动。某个项目好,就列入863计划;某个项目不行,就取消,就让别的好项目再“滚”进来。

材料领域开始时制定的战略目标太零散、太庞杂,财力上无法支撑。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,朱丽兰还是下令把原来的400多个项目砍到300项以内。

总之,伴随着863计划的提出和实行,一个新的,拥有决策系统、执行系统、评价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先进的、科学的现代科学管理机制在我国形成了。这一机制既保证了863计划的公正性,又保证了863计划的可靠性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